“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咬定青山 踏浪寻根 ——中国音乐学院董维松教授采访记
受访人简介:
董维松,男,1930年生。中国传统音乐学家,戏曲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1945年8月参加革命,在解放军文工团从事音乐工作多年,曾参加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195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并留校任教,1964年调入中国音乐学院工作。曾任音乐理论系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委员、顾问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职称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音乐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音乐理论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总编辑部编委,特约审稿员。出版有河北梆子《蝴蝶杯》、汉剧《宇宙锋》、《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合编)、《对根的求索》等专著;发表论文50余篇。从事戏曲音乐教学60余年,编写教材20余部。
出生在河北省黄骅的董维松,从小家境贫寒,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家中“糠菜半年粮”是常态。到了荒年时侯,家中的状况更惨烈了,全家只能吃棉花籽、吃树叶、吃老玉米棒子的瓤子,而生命是脆弱的,董维松的奶奶、姐姐、弟弟相继离世,董老对此也是记忆深刻。
董维松年幼时第一次感受到被日本军侵略的仇恨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鬼子占领南京后,鬼子的飞机又在徐州上空不断投放炸弹,董母先见之明带领全家到云龙山山洞躲避,傍晚回到城中时,整个徐州俨然变成一堆废墟,街上的人血肉模糊,哭声笼罩了整个徐州城,这对年幼的董维松留下了惨痛记忆,在他心中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感受,当时他年幼,还不是敌人的对手,但仇恨敌人的种子已深深埋入心间。董维松12岁时,身边涌现出一批抗日小英雄,而董维松因自己的音乐天赋展露锋芒,当上村里的儿童团长,15岁走上革命道路,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音乐天赋也为他一生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采访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7级本科生 欧阳迎湘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7级本科生 冯茵瑶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7级本科生 牛雨奇
执笔人: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7级本科生 冯茵瑶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17级本科生 牛雨奇
印象里的董维松老师已是耄耋之年、经历坎坷的老人,而这次初见董维松老师,与想象中的耄耋之年的老人有很大的不同。面前这位老人,慈祥、平和,全然看不出无情岁月在他这一生中使出的牵绊,历经无数坎坷却依旧能保持如此般温柔的性情,不忘初心,坚守如一,是多么令人敬仰和感到温暖。
咬定青山,坚守传统音乐传承
中国音乐学院1964年建立,由周总理指示成立。在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之前,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培养人才的担子都在中央音乐学院身上,但中央音乐学院民间音乐无论是声乐、器乐、理论或者作曲都有可能慢慢被“洋”给吃掉。周总理结合学院情况提出了一个想法:“在中、西音乐的发展上是否可以先分后合?”这样一来民族音乐得到了独立发展的机会。于是周总理提议专门成立中国音乐学院来单独培养搞民族音乐的人才。1963年底,董维松参加完“四清运动”赶回北京后立马参加了建立中国音乐学院的筹备工作。原先在中央音乐学院担任民族音乐理论方面的教学,被调到中国音乐学院后担任民族音乐教研室主任负责戏曲理论方面的教学。董维松是个有长远目标和眼光的智者,在学院成立初期就提出了我们中国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哪和民族音乐理论专业应该如何培养等问题,并在接下来的日子不断求索,始终如一去探索,致力于发展中国音乐,研究中国音乐。
踏浪寻根,专注传统音乐研究
生长在抗战年代,董维松亲历各种苦痛:逃难、饥荒、痛失至亲。四处漂泊的他亦得到许多珍贵的民间艺术的滋养,董老一生,从未停止过学习民族音乐的步伐。在部队十年间去往各地,扎根当地,深入生活和学习。京剧音乐开辟了他一生研究戏曲音乐的道路,董老严谨好学,半年内辗转陕西、四川、武汉,在当地研究所和剧团居住,日日与戏曲学习为伴,看戏、考察、学戏、记谱、结识表演艺术家,这些经历和付出奠定了他坚实的基础。京剧《逼上梁山》、秦腔《血泪仇》、陕北秧歌剧《兄妹开荒》、河北民歌、安徽民歌、湖南民歌等,传统音乐早已深深扎根在董老心中,也因此造就了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界的一位赫赫有名的戏曲研究学者。
万里长城,一砖一瓦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其间凝练着多少百姓的血肉。1979年,文化部联手国家民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发起编纂的“十大集成”,被誉为“中国民族文化长城”。一词一句蕴含着中华民族无穷的音乐魅力。董先生亦是“文化长城”的重要建设者。1983年,董先生成为《中国戏曲集成》的编委,同时也是部分省市的特约审稿员。由于肩上的被赋予了如此重要职位,董先生心头的责任油然而生。先生在音乐学院任教授课期间,同时兼顾编委任务,多次出差外省应约参与审稿工作。大至剧种介绍比例分配,小至曲牌句数的细节探讨,董先生以其学术上的知识储备以及学院派音乐学理论研究的方法,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耐心解答各类问题,使得编辑工作更具合理性,为“文化长城”内容的规范化呈现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出版的第一本传统音乐学文集《对根的求索》,董老首次提出了“程式分析法”的戏曲音乐研究方法等,在学术界都具有开创先河的意义。董老一生致力于传统音乐研究,一心搞研究,不想惹是非,这是他坚持一生的学习和做人态度。
不忘初心,与党共进始终如一
在采访之前得知,董老师早在1975年眼睛就开始发病。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对于一位从事理论研究工作,长期伏案疾书的人来说,在生活、工作、学习上会产生何种影响。出于好奇,笔者在聊天过程中进行了提问。
“虽然我的眼睛看不清了,腿脚也不灵便,但脑子很清楚。也幸好现在有广播啊,我在家里每天从早到晚开着广播,那些时事新闻、戏曲频道,总之,什么都听听。”董老师说。“还有就是听学生们念。”董老师补充道。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我想,这便是对这位老先生的真实写照。虽然已是89岁高龄的老党员,但却始终如一的把持自己对党的思想觉悟,保持年轻活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代共进步。十九大召开之后,董老先生的学习热情未因眼疾而受限,更是主动向组织请求,希望学生能够送学上门,为自己诵读十九大相关学习材料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订案)》,以求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党对党员的新要求。
咬定青山,紧紧咬住的是对传统音乐的那份赤诚;踏浪寻根,足迹遍地无惧风浪;不忘初心,牢牢记住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采访过程中,老先生口中轻描淡写的“抗战”、“逃难”、“饥荒”等词,是我们这一辈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新青年难以想象和体会的苦难岁月,但董先生面对艰苦环境挺拔坚毅的品格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青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