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4
作者:李梦然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姜嘉锵先生为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二十九期)作“姜嘉锵的诗乐人生”讲座
时间:2017-11-24
作者:李梦然 来源: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
2017年11月22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及教务处共同承办的“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二十九期)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举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先生为国音师生及广大声乐艺术爱好者带来了一场题为“姜嘉锵的诗乐人生”的讲座。姜嘉锵先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从艺经历以及处理声乐作品的经验,诠释他对声乐艺术的独特理解。
讲座由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王士魁教授主持。王士魁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姜嘉锵先生的艺术经历、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
讲座中,姜嘉锵先生讲述了他弃工从艺的心路历程。他提到,解放初期中国声乐艺术行业处于“土洋之争”局面,即中国传统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竞争。姜嘉锵先生初入声乐行业时,中国声乐艺术行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土与洋”唱法的划分,中国唱法与西洋唱法处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局面。处于这一时期的姜嘉锵先生,下乡学习了全国各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其中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探寻能够支撑起中国声乐基础的内涵要素。这些经历让姜嘉锵先生体验到了中国声乐演唱中的丰富表现手法。
姜嘉锵指出,歌唱艺术是一门语言艺术,与欧洲语言“重写实、多音节、讲重音”不同,中国的语言为“重写意、单音节、讲声调”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律动性。艺术是追求流动性的,而流动美又是靠对比产生的,中国语言声调的“起、承、转、合”生发了中国声乐艺术的流动美。因此,在学习声乐艺术时,姜先生着重强调了控制声调的重要性。他提到,历史赋予中国声乐人的使命是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作,而不只是单纯的模仿。
姜嘉锵先生还分享了处理声乐作品的经验。他提到,艺术家要想演绎好一首作品,首先要深入到作品所描绘的生活中去。对于《枫桥夜泊》这首作品的处理,他讲到,“姑苏”一词的“声音装饰”,取材于生活,体现了古人的“一唱三叹”。同时他也强调在演唱古诗词作品时,了解诗人所处环境以及诗词意境的重要性。姜先生在诠释《关雎》作品时表示,其中的人物形象取材于中国戏曲的小生。说到民歌,他提出要深入了解体会民歌的创作背景及主人公的感情,唱歌不是为了发挥自己的声音特点,而是为了表达作品所蕴含的情感。
讲座最后,姜先生就观众提出的“中国声乐如何运用美声中的腔体共鸣”这一问题作了精彩详细的解答,并应大家的要求现场演唱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整场讲座,姜先生根据自身经验并结合现场示范为国音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同时他号召大家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共促中国声乐未来在世界范围的长足发展,并对树立和建设“中国声乐学派”表达了殷殷期望。